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

台灣稻米的歷史

糧食的由來
人類本就是大自然食物轋中的一環,最原始的食物,應該是大自然中,可以自由取得的鳥、獸、角以及各種植物的果實,之後逐漸懂得以農耕的方式生產後,榖麥類的產物,才慢慢地成為人們的食物之一。 全世界的人類,大約早在五、六千年(甚至有人認為是在七、八千年前),就開始把榖麥當作主食,氣候冷的地方,較適合麥子生長,因此人們以麥子為主食;氣候較為炎熱之所,稻榖生長較佳,因此人類食用稻米。不管是漁獵社會的動物或者果實,還是農耕時代以後,人們透過「種」或「耕」等不同的程序,所得到的麥子或者是稻榖,只要是可以供給人們充饑的,都稱之為「糧食」。

耕作的啟始
在漢人的上古神話中,有所謂后稷教人民稼樯的說法,上古時代,稱帝王為后,稷為國家之意,「后稷」指的自然是國家的領導者,而在中國歷史上,曾經費心教導過人民栽種與收成作物的,就是炎黃二帝中的炎帝神農氏。

神農氏傳奇
傳說中神農氏,是漢人農業最原始的啟蒙者,傳說中,神農氏為了解決人民的食物不夠問題,從滿山遍野的芒草(或說狗尾巴草)中,試過每一種所結的果實之後,選出了五種供人民種植,並且教人民製作農具,開啟了漢人農業的先河,《論衡》說:「神農之撓木為耒(音ㄌㄟˇ,木製耕具的彎枘),教民耕耨(音ㄋㄡˋ,除草的農具),民始食谷,榖如播種,耕土以為田,鑿地以為井,井出水以救渴,田出榖以拯饑,天地鬼神所欲為也。」

漢人的糧食
古老的,雖然主要的分佈地點,是在黃河流域為主,但因幅員較廣,因此先民所居住的地方,寒帶及溫帶都有,所種植的作物,麥類和榖類都有,因此,漢人進入農耕社會之後,主要的食物,就以麥類和榖類為主。大體而言,中國的秦嶺,是麥類和榖類生產的分界線。秦嶺以北,氣候冷,雨量少,主要以產麥為主;秦嶺以南,氣溫高,雨水充足,是種稻子的好地方。一般我們稱食為「五榖雜糧」,指的就是麥類和榖類,若再細分,還可分成《周禮》中所謂的「稻、麥、黍、稷、菽」等五榖。

台灣原住民的糧食
至於台灣,最早的住民,當屬島族系的原住民,最初他們也是以漁獵為主,獵捕和採擷自然的食物果腹,在古老部落社會中,生存在山林之間,各種鳥獸花果,都是最好的食物,並沒有供給不足的問題,因此,這種自然獵取的生活方式,維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。

最早的米種由來
那麼,原住民族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稻米呢?嚴格說來,我們無法真正了解原住民的稻米文化史,畢竟在他們獨有的世界裡,誰都無從得知他們從何時開始就把這種植物當成了作物。透過各個不同民族的始祖傳說,可以發現幾乎大多數的民族,都有粟神的傳說,或者粟女神的祭祀,顯示台灣的原住民,和小米的闗係,自古以來就相當密切,尤其是有些海洋民族,在始祖傳說中,就有攜帶粟種來到台灣的說法,由此可以證明,這些民族跟小米的闗係,不只密切,而且更是深遠。

稻米觀念的引進
無論是原住民族或者是平埔族群,都是以原始的方式生產作物,嚴格說來,在這個階段,完全稱不上是農業,甚至連要稱為農事都相當勉強,他們的生產方式的與觀念,最多只能稱作是自然產業罷了。最早引進農業觀與技術的,是十六世紀以後的外來者,包括荷蘭人以及漢人,其中尤以荷蘭人最為積極,相傳在領台之初,便看中了平原寛闊的西台灣,認為是發展農業的好地方,「農業」這個觀念,也才被引進到這個小島上。

耕牛的出現
荷蘭人於十七世紀初,來到台灣以後,發現台灣的土壤、氣候與環境,相當適合稻米的生產,但當時島上人口最多的,就屬原住民,而他們的生產方式,一直維持在原始狀態,產量自然不豐,於是引進耕牛,提供農業的技術與觀念,鼓勵人民開墾水田,以期提昇產值,再透過貿易獲得商業利益。

在來米的由來
不同的移民,帶來不同的稻種,剛開始時各種各的,直到清乾隆17年,淡水溪附近的農人,成功地把原本一年只能收成一次的唐山粳,試分為春、秋两季種植,都有不錯的收成,許多農人才紛紛改種這種一年雙收的米,當時人民還是統稱為「占米」,到了日本時代以後,日本人才把這種在地生產的米,稱之為「在來米」。在來米雖然從清代開始,便成為台灣人最重要的主食,但這種米較不黏,口感較硬,因此讓其他的米,一直有同時生存的空間。

新稻米的誕生地
台灣己經有了在來米,為什麼又會多出一種蓬萊米呢?最主要的原因是,日本領台後,不習慣米粒較不黏的在來米,於是積極地在各個地方試種日本稻米,但两地天然環境相差甚大,努力了10年之久,一再地遭受到失敗之後,最早試種成功的地方,竟然是環境和日本有點類似,氣候也相彷的陽明山竹子湖。

蓬萊米的命名
日本當局在竹子湖試種成功之後,也充份地掌握了日本米的生長習性,於是先北而南,積極地推廣這種「日本種稻台灣米」,直到1926年,更以蓬萊仙島之名,正式命名為蓬萊米。


資料來源:山水米、劉還月教授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