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

米食典故(二)端午話粽子

「端午節」又叫「端五節」、「重五節」、「端陽節」、「重午節」、「蒲節」、「天中節」,近年來又成為「詩人節」;台灣民間則俗稱「五月節」或「肉粽節」。

「端午」這個名詞,就古人來說,並不像現在專指農曆五月五日,從前的人們把每一個月的初五,都稱作「端午」,直到唐玄宗「端午臨仲夏」一詩出現後,「端午」才成為五月五日的專稱。

五月裏天氣炎熱,癘疫叢生,此時正為春夏節氣之交,因而為驅邪避毒,保健平安,民間才有個習俗。例如,當天要上山採草藥佩掛在身上,或以香草煎湯來洗澡,以辟除邪穢。

端午節是為了驅除邪魔,避防百病,然而這反映出古人的智慧,利用己有的生活條件,來驅除病毒,保障全民的健康。

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,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,而粽子的由來說法很多,最普遍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,人們對屈原的憂時愛國投江而死的不幸事件,都寄以無限的同情與懷念,最初人們把煮熟的米飯投入汨羅江中,表示讓屈原裹腹之意,藉此安慰人們懷念屈原的一份情懷。據說,後來屈原曾以托夢的方式,告知人們投入江中的米飯都被魚類吃了。因此人們就改將煮熟的米飯裝入竹筒或笠葉包裹起來,再投入江中,如此屈原就可以領受民眾的一番美意。另有一說,將煮熟的米飯或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,不是給屈原吃的,而是餵食魚類,魚蝦吃飽粽子之後,就不會再去吃屈原的屍體了,使屈原能保全屍。

而端午節吃粽子的記載始於東漢,當時名稱角黍,是用黍米包成牛角狀,用於夏至祭祀用;也有簡粽之記載,是因為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,有如現今原住民的烤竹筒飯,之後隨著時代的不同,種類花樣也有所變化。直到晉代,粽子被正式當作端午節食品,同時有加料粽之出現;南北朝時有雜粽;唐代有糯米粽出現。宋代有艾草粽子;元代時粽子則有季節限制,明代又出現了加料的豆沙、豬肉、松子仁、胡桃等粽子;清代則出現火樹粽子。由此可見粽子在中國歷史上已很久遠了。

粽子無論是怎樣的變化萬千,卻都有三樣基本的材料,那就是米、葉和繩。但這三樣基本材料也並非一成不變。

米:包粽子最普遍的是用圓糯米或長糯米。大多數人都喜歡用圓糯米,因為圓糯較黏,一經水煮,極為軟膩適口。像最著名的潮州粽就是用圓糯。而台式燒肉粽因為講究炒過的米韌而有彈性,所以是選用較硬實的長糯米。
葉:現在通常看到的粽葉,多是麻竹葉和桂竹葉。麻竹葉比較清香,桂竹葉則牢實不易碎裂。其他像荷葉、月桃葉、芭蕉葉、蘆葦葉等,都有人用來包粽子,廣東中山還有一種蘆兜葉。一般來說,只要是不含毒性、氣味清香、大小適合、煮後不碎爛的葉子,都可拿來作為粽葉。

繩:最早記載在古書上的粽繩是五色絲繩,但一直為大眾所採用的卻是鹹草和馬蘭草。另外,也有人使用麻編的細繩或綿線。


資料來源:台南高農食品加工科、劉文奇的博客、GLULU清真美食文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