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

米的生長紀實(下)

孕穗期
此時期為使氮肥供給量漸少或中斷,並使土壤通氣良好,促進根系發育,並使稻子本身組織強硬以防止倒伏,因此,應行排水,但亦不宜使土壤中水分過乾,故應酌量濕潤的灌溉,以免影響穎花退化而引起量的減少。

抽穗開花期
此時期水稻需水量又達到高峰,故需灌溉5~10公分之深水,以葉部存積之碳水化合物,有充足的水分,使可將單糖轉移至稻榖,以澱粉狀態存積,穀粒始能飽滿,灌溉期間自抽穗開始至齊穗為止。

乳熟期至完熟期
水稻自齊穗後,應逐漸減少水深到2~3公分,入糊熟期後,則採用輪灌方法。如遇氣候較乾燥時,應縮短輪灌期間,以防結實不飽滿,反之,遇雨季應於排水,以保持田面堅硬狀態,以利機械下田收割。

黃熟期至完熟期
稻田如有一半以上穀粒成黃金色,其餘尚為綠黃色時,則可停止輪灌水。至全部稻穗成黃金色,而僅於穗基部尚有2~3粒青穀時,則為收穫適期,些時田面應為乾硬之狀態。

水稻收割後
為增進土壤之風化及氧化作用,應於水稻收割後,將稻田犁起,以利土壤風化,風化期間應保持排水乾旱狀態。

資料來源:米食博物館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